拉荷阿雷遷徙之路。玉山下八通關 經太魯納斯華巴諾闊闊斯溪 雲峰玉穗山多尾蘭出天池

JH Tsou
27 min readMay 8, 2021

雲峰-玉穗山稜線 Photo credit: 欽鴻

⛰組成:
此次由蕭醫師的各路好友兵分四路會師,強大的號召力,複製當年布農族抗日的遷徙路線;留守通稱此隊為:拉荷阿雷大鍋炒

#主線全程:欽鴻(中山醫OB,領隊)、仲廷(陽明OB)、佳恒(中央OB)、振剛(台大OB)#玉山下日八出瓦拉米:子豪(政大OB)、子心(政大OB)#日八東進,大分接主線:建穎(海大OB)、穩立(海大OB)、錦雪(成大OB)#向陽進,南雙池接主線:Tyler(山友)、威聿(中正OB)#留守:威聿、庭瑜、昱瑋

⛰預計行程:

D0 03/30 (二)
2130嘉義高鐵站集合→ 2330東埔山莊C0
D1 03/31 (三)
0530東埔山莊早餐→ 0630排雲管理站→ 0700塔塔加登山口→ 1200排雲山莊→ 1500玉山主北岔路→ 1630荖濃溪營地(水)C1
D2 04/01 (四)
荖濃溪營地(水)→ 八通關草原→ 中央金礦山屋→ 杜鵑營地→ 南營地→ 大水窟山屋(水)C2
D3 04/02 (五)
大水窟山屋(水)→ 米亞桑駐在所→ 莎莎拉比駐在所→ 米亞桑溪底(水)C3
D4 04/03 (六)
米亞桑溪底(水)→ (輕裝)太魯那斯駐在所→ 米亞桑溪底(水)C4
D5 04/04 (日)
米亞桑溪底(水)→ 塔達芬溪腰繞路岔→ 塔達芬溪鞍部下切點→ 塔達芬溪底上切點→ 土葛崩壁低繞點→ 拉古拉駐在所→ 大分山屋(水)C5
D6 04/05 (一)
大分山屋→ 大分吊橋→ 輕裝往返華巴諾砲台→ 大分山屋(水)C6
D7 04/06 (二)
大分山屋→ 大分吊橋→ 闊闊斯溪底→ 闊闊斯山東稜開闊地C7 (缺水,需從闊闊斯溪背水)
D8 04/07 (三)
闊闊斯山東稜開闊地→ 闊闊斯山→ 賽珂山→ 賽珂池(水)→ 拉庫音溪上源谷地岔路→ 南雙頭山→ 南雙池(水)C8
D9 04/08 (四)
南雙池(水)→ 雲峰三岔路口→ 雲峰→ 雲玉鞍部前營地(水)C9
D10 04/09 (五)
雲玉鞍部前營地(水)→ 玉穗山岔路→ 輕裝往返玉穗山→ 多尾蘭山山頂開闊地C10 (缺水)
D11 04/10 (六)
多尾蘭山山頂開闊地→ 玉穗社→ 荖濃溪底營地(水) C11
D12 04/11 (日)
荖濃溪底營地(水)→ 荖濃溪下溯→ 拉庫音溪匯流口→ 多留那史登山口→ 行車終點果園→ 梅山吊橋賦歸
D13 04/12 (一)
預備天

⛰實際行程:

D0 03/30 (二)
2130嘉義高鐵站集合→0005東埔山莊C0
D1 03/31 (三)
0550東埔山莊早餐→ 0714排雲管理站→ 0728塔塔加登山口→ 1206排雲山莊→1545玉山主北岔路→ 1650荖濃溪營地(水)C1
D2 04/01(四)
0700 C1出發→ 0807 新高駐在所 →1005 八通關駐在所 → 1305中央金礦山屋→ 1540杜鵑營地→ 1712南營地(水)C2
D3 04/02(五)
0700 南營地出發→ 0745大水窟山屋(水)→ 1013 米亞桑駐在所→ 1227沙沙拉比駐在所→ 1554米亞桑溪底(水) C3
D4 04/03 (六)
0720 C3出發 → 0750 大鼎平台→ 0850太魯那斯駐在所→ 1157米亞桑溪底(水) C4
D5 04/04 (日)
0700 C4出發 → 0843 山字基點 → 1132塔達芬溪鞍部下切點→ 1214 溪底→ 1305出發上切→ 1355 土葛駐在所 → 1418土葛崩壁低繞點→ 1625拉古拉駐在所→ 1700大分山屋(水) C5
D6 04/05 (一)
0716大分山屋出發→ 0728大分吊橋→ 0733輕裝往返華巴諾砲台→1130 下山,沿北稜走 (接下來去探明日路)→ 1319 闊闊斯腰繞路大平台 → 1530 回大分吊橋→ 1545大分山屋(水) C6
D7 04/06 (二)
0625 C6出發→ 0633 華巴叉路→ 0746 闊闊斯溪底→ 1216闊闊斯山東稜開闊地→ 1500 石頭稜線→ 1550 闊闊斯北方稜 平坦處(無水)C7
D8 04/07 (三)
0625 C7出發→ 0644闊闊斯山→ 0923賽珂山→ 1005賽珂池(水)→ 1505南雙頭山→ 1545南雙池(水)C8
D9 04/08 (四)
0555 C8出發 → 0721雲峰三岔路口→ 0918雲峰→ 1600雲玉鞍部前營地(無下切取水)C9
D10 4/9 (五)
0622 C9出發→ 0900玉穗山岔路→輕裝往返玉穗山→ 1005 回背包處 → 1331 多尾蘭山 → 1538 下到拉庫音溪溪底(水)C10
D11 4/10(六)
0620 拉庫音溪溪底出發 →0747 天池溪底上切點 →1100 南橫24k

⛰紀錄:
圖文,另可參考隊友仲廷的紀錄 →玉主下日八,闊闊斯溪上雲峰出天池

Day1

東埔山莊→ 塔塔加登山口→ 排雲山莊→ 玉山主北岔路→ 荖濃溪營地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有點累

7:00 東埔山莊享用早餐後出發
8:20 孟祿亭
12:05 排雲山莊 鬼鬼祟祟發現山莊前面有條低繞路
15:15 主北叉路
碎石下坡,右側玉山很壯觀,往回頭看也很美,但反向上來可以料想並不輕鬆。

15:40 荖濃溪營地叉路
從這端望去的玉山主峰和東峰氣勢萬千,跟從排雲過去看到的完全不同,而東峰甚至更勝主峰。這才是鳥居龍藏、森丑之助當年看到的風景,也難怪鹿野忠雄當年能寫出那麼有感的文章。

Photo credit: 欽鴻

16:50 荖濃溪營地C1
3G訊號,水源充足。有人在此安裝了水管跟容器,取水很方便。

我在樹洞裡找到迪卡儂椅子,是誰帶這麼重的椅子上來?
今日包場。

荖濃溪營地一景

Day2

荖濃溪營地→ 新高駐在所 →八通關駐在所 → 中央金礦山屋→ 杜鵑營地→ 南營地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尚可

7:00 荖濃溪營地出發
途經三棧橋,有水源

7:37 路牌:步道路基崩塌,改道通行。開始高繞。
7:50 高繞最高點
8:07 新高駐在所
平坦,群山環繞的美麗營地。玉山東峰山景第一排。

欽鴻說下次想開團來這裡住一晚度假

不說還以為是阿爾卑斯山

9:00 出發 五分鐘後遇崩塌1
我們沿著橋旁邊繞過,看別人的紀錄也有人走在橋上。

接著馬上崩塌2
因途中有一大步寬的腳點崩落了,土質鬆軟隨時在滾落。暫時回頭放大背,仲廷輕裝踩出腳點。
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一個凸出來的大石塊,會卡背包。

9:27 崩塌3,扭曲的橋

9:33 崩塌4

荖濃溪沿岸的崩塌確實嚴重,但除了崩塌2的石頭之外,其餘的走起來都算很穩。
10:10 八通關駐在所遺址,有駁坎遺跡

八通關駐在所水泥門柱。Photo credit: 仲廷
八通關草原

11:45 水源(古道與荖濃溪交匯處)
此段為平坦松針古道,路況良好。
12:30 巴奈伊克山屋,路過不停
13:05 中央金礦山屋 休至13:30出發
路徑在山屋前面,要過小溪,一開始誤上切至舊路,跑到秀姑巒駐在所,不過其實仍然會接回古道。

往杜鵑營地的路上有些許小崩塌
15:40 杜鵑營地
16:05 瀑布
後有兩處崩壁拉繩,不難通過
17:17 南營地C2

穩定水源位於南營地再往前不到五分鐘的距離

原訂踢到大水窟山屋,但因為五點多了且微累,加上我們不確定大水窟是否有水?所以決定留在南營地包場。

Day3

南營地→ 大水窟山屋→ 米亞桑駐在所→ 沙沙拉比駐在所→ 米亞桑溪底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普通

7:10 取水完出發
7:45 大水窟山屋
近期缺水,大水窟已經乾枯的不少,而且水質不佳

8:20 大水窟山屋出發,門口左側路徑往大水窟駐在所
8:33 大水窟駐在所,是八通關全線最高的據點,有駁坎,但木板為舊山屋的遺跡,日治時期的建築物已不復存在。

我們在此翻越中央山脈
9:20 7k 休至9:28
9:34 4G訊號區,有玉管處告示手機可通訊點,停駐在此上網,別忘了抬頭看看馬博拉斯從塔比拉到喀西帕南的稜線。
10:13 米亞桑駐在所

米亞桑在布農族語代表故鄉

海拔2650M,建築物不復存在,但在這邊納涼十分的舒服。
10:40 離開米亞桑駐在所
馬沙布駐在所前有崩塌告示,但好走
11:15 馬沙布駐在所,海拔2422M,遺跡在古道上方的斜坡

11:48 離開馬沙布駐在所
12:25 沙沙拉比駐在所,海拔2219M,有好幾層。待在駐在所的時光總是靜謐。

13:06 準備離開莎莎拉比駐在所,剛剛我們在4G訊號處流連注定了我們今天不會去托馬斯的結果,大家催眠自己說托馬斯照片看起來還好啊(但其實很漂亮吧)

然後我們討論下切的路,魯地圖虛線標示(黃色路徑),從戰死紀念碑下切再一段腰繞後再下切至溪底,有個航跡是直接下切的,領隊認為省掉不少水平距離,後來我們帶著一點疑慮決定走藍色路徑。

13:28 看到智鴻去年綁的中央大學路條,才想到啊這航跡是他的嘛,跟我們反方向。他跟我說他心情好綁爽的

這條路況還不錯,就只是很陡而已。
稜線看得出來,如果是反方向上切的話應可以更清楚看出稜線。
13:45 直下250M,至1950M,很陡注意,一直之字形下切
14:00 1900M後轉為東南稜,地勢變緩,也變得好走
1730M 休,持續的下坡,但松針轉為闊葉,所以變滑了。
14:43 家屋,之後有布條

14:46 大營地

15:03 1500M 休至15:32
15:53 米亞桑溪底C3

Day4

米亞桑溪底→ (輕裝)太魯那斯駐在所→ 米亞桑溪底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好

7:25 米亞桑溪底 輕裝出發

7:50 上至1600M平台
前方欽鴻、子心、仲廷說看到黑熊的屁股背對往太魯納斯方向跑去,速度非常的快,陡上坡的時速可能還有30!
我走第四個,只隱約看到一陣騷動,後面過來的人也只能望林興嘆:好想看到熊啊!

黑熊往這個斜坡上跑去

沿路有熊腳印,而且到處散落著黑熊的食物 — 殼斗科的果實

現場看比較明顯,應確實是熊腳印

8:48 那那託克聚落 家屋

9:00 太魯納斯
建築結構算是相當完整,但右半部看起來比較脆弱。右側門柱是後來有人用木頭去撐起來的,不過十分地穩。近期太魯納斯的倒木才剛被移除,且真如出發前聽說的一樣,有人放了兩支鹿角在太魯納斯,被我們拿走一支 XD

陳列的酒瓶與獸骨
太魯納斯合影。photo credit: 仲廷

眾人悠閒的拍了很多照片,太魯納斯前面有寬闊的空地,四周綠蔭如蓋,我們在此望著太魯納斯乘涼,聊天。

11:30 離開太魯納斯
很快就回到溪底了,四處張望卻無緣再次尋得黑熊的蹤跡

11:52 米亞桑溪底C4
今天也是輕鬆的莒光日,欽鴻拿出裝備來攀樹,我翻著仲廷揹上山的八二粁一四五米。連續兩天紮營溪邊都可以洗澡,很是享受。

Day5

溪底→ 山字基點 → 塔達芬溪鞍部下切點→ 溪底上切→ 土葛駐在所 → 土葛崩壁低繞點→ 拉古拉駐在所→ 大分山屋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普通

7:00 米亞桑溪底C4出發

7:18 1510M平台休
發現熊的大本營!鄰近有很多樹上有熊的抓痕,掌是完整的沒有斷掌,從連續的爪印可以看出他爬上樹的路徑,會不會抬頭就看到一隻黑熊在樹上?
地上也很多熊的食物
休至7:50

8:07 1630M 休至8:30

8:44 山字基石,從此開始腰繞往塔達芬溪下切點

走在邊坡

8:56 沿崩塌橫渡,地基鬆軟,下滑的話下面是垂直的,有風險
欽鴻過了之後先輕裝回頭踩出路基,並架繩

9:16 通過,接續遇到崩塌,已有前人留的繩子,然而一開始乍看之下沒有看到對面的路。

9:38全員通過崩塌,但無地方可休息,只好繼續走(邊坡)

9:58 休
大分至太魯納斯沒有非常好走,有路條但路況感覺沒有很多人走,難怪要開莎莎拉比那條路。 休至10:15

10:36 1700M平台休。
上坡結束,大家開始講起寶來小吃部與各種美食,行程還不到一半呢!?休至11:10

11:27 路過航跡有註記的褪色背包套

一段闊葉很滑的下切

11:56 1380M 快至溪底,水聲很大

12:10 溪底過溪

這裏是經過抬升的河階地形

遇到兩個阿伯跟一個阿姨,從大水窟來的,他們為了避開意西拉的危險地段就下切來這裡,且腳程蠻快的,體力真好。

13:06 上切,很陡大概有60度

13:26 1390M 休至13:35

13:51 土葛駐在所 休至14:08

14:18 下切處玉管處告示

2018年我們中央山社的CC在此段路長眠,我一直很想來這裡看看他,於是出發前我跟智鴻要了座標。

經過一處擺放叉叉的石頭,應是警告不要再下切,於是我們就順著眼前的路徑走了。走的時候對照地圖,當年CC他們走的路,比我們低兩條等高線。後來我們沒有真正經過墜落發生處,但我一直往左側看,但跟所有你的朋友一樣想不通,沒有端倪,只有眼前的荒煙蔓草

後來看著自己在地圖上的標示點漸漸遠離你最後的位置,心裏很落寞,好像這趟行程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沒有達成。不過想想,我究竟期待在這片森林找到什麼呢?一些刻著名字紀念的樹木跟石頭嗎?這種形式上的事物,你不會在乎的吧。這片森林畢竟太大了,並非總是能重逢,只能在心裡真摯地,願你安好。

15:12休

15:51 低繞結束接回古道,結束了整段土葛的低饒,雖說不上驚險;走在邊坡時有拉繩,路基算穩,但仍需小心腳下。整體來說還是有消耗到精力

16:10 拉古拉吊橋

振剛跟我殿後,在拉古拉吊橋至大分山屋中間,看到右側山坡上好像有兩隻小熊往古道方向走來,但一陣騷動後就沒看到了。就像剛剛說的,這個森林太大了,熊的路徑跟我們的路徑,在某個神聖時刻能這樣交集在一起,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吧

16:50 大分瀑布

17:15 大分山屋C5

抱歉今天的紀錄都是murmur

Day6

大分山屋→ 大分吊橋→ 輕裝往返華巴諾砲台→ 闊闊斯腰繞路大平台 → 大分吊橋→ 大分山屋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好

今天我們加入了新的夥伴 — -從日八東段前來大分與我們會合的建穎、錦雪、穩立。簡直就像是當年拉荷•阿雷跟阿里曼•西肯會合掀起大分事件一樣嘛(咦)!我們壯大了!

7:16 大分山屋輕裝出發

7:22 大分吊橋

7:50 1350M 匯河處

8:05 叉口 古道

8:15 1520M 休至8:24

蕨類多,潮濕

8:40 1650M 休 8:55

9:10 馬斯博爾駐在所1800M,整塊大平台被霧籠罩著。 休至9:34

建穎之前已經來過華巴諾所以留在大分山屋,他告訴我們,馬斯博爾後的路徑就是可以推大砲的那種康莊大道。

華巴諾入口,霧已散去

9:50 華巴諾

光線灑落在華巴諾
辦公廳舍主體/日本酒瓶
帝俄時期打造的3吋速射砲。日本打敗俄國後順便幹走他們的武器,拿來對付布農族人

11:30 離開華巴諾。不沿來時航跡,而是沿北邊稜下

好走,但行於瘦稜之上,還是要當心兩側

12:05 1630M,快到轉稜點,後續轉為寬稜,休十分鐘

12:26 接回正路處,我們決議往平台下去探隔天下溪的路

地上山豬挖的,此可見闊闊斯山

12:36 遇連續二斷頭稜,沿稜右側下切溪溝繞掉,後有雙股稜,取右側

附近又看到好像是山豬窩

12:50 無名山頭,有山字基石,往北至平台

13:22 平台附近,1370M

路況比想像中好走,隱約有路跡,還有砍痕。有幾段腰繞,之後下切一段就可以看見闊闊斯溪,之字形往溪底下切。

欽鴻走第一個,看到一隻很大的山豬在上方挖土,有點怕它衝下來,但一拿相機它就跑走了。這附近真的很多山豬的蹤跡

14:00 闊闊斯溪底。

回程在接上原本上切地方之前找到腰繞路,這個腰繞路會一路腰繞下去,直接從大平台下方繞掉,接上大分吊橋附近的稜線。我們沿路疊石,本想明天可以走比較輕鬆的腰繞路了,但後面有些腳點太小了,一崩就下去了,輕裝還可以,但隔天重裝可能比較抖。所以決定隔天還是走來時的下切路。

15:30 大分吊橋

15:41 大分山屋C6

晚上我們在山屋附近閒晃的時候,看到黑暗中有很多動物的眼睛。還有上層的彈藥庫,日落後大家都不敢自己一個人過去,那是一股”這裏真的發生過戰爭”的氛圍。

彈藥庫

Day7

大分山屋→ 華巴叉路→ 闊闊斯溪底→ 闊闊斯山東稜開闊地→ 闊闊斯北稜平坦處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普通

6:25 離開大分山屋,在此與子心、子豪分道揚鑣,他們要從瓦拉米出去了。他們主動提議說要幫剩下的玉穗小隊把目前的垃圾帶走,雖然他們自己也還有三天的路程,而且垃圾量真的可觀…此份恩情一定牢記在心QQ

6:33 叉路

提早上切

7:11 1400M平坦地 休至7:19

試圖切昨天的稜的左側,結果比昨天好走

7:45 溪底。換拖鞋過溪,並裝1.5天份的用水 。8:17 離開溪底,昨天來這裡看的時候本來打算從對岸右側尾稜上切,後來發現左側比較好上切。

接上賽珂支線。

8:43 1310M

大片駁坎耕地,坡度陡峭,但我們算是照著一個舒服的步調走,推進效率還不錯

8:58 1375M 有一個家屋

無看見明顯稜線,繼續隨興上切

9:24 1470M平台休,準備接稜 9:35

9:49 1550M,到寬稜。上頭有一個很大片的駁坎。休至 10:04

10:20 部落舊址。有一戶柱子還在,右側崩塌,展望好,可看到布干山 休至10:48

11:16 1830M休

11:30 1850M,開闊地

11:40 1920M休,吃東西 休至12:00

12:22 2030M,也是超大開闊地

12:52 闊闊斯東稜開闊地,2150M,這裏是原本預定的紮營處,很舒服的地方。然而時間尚早,休至13:07後繼續動身,目標推至闊闊斯山

準備轉瘦稜

13:22 2240M

13:35 2295M平坦稜休,有微弱3G訊號 休至13:54

14:08 2380M

14:21 2450M,3G訊號逐漸強大。休至14:50

15:26 2560M,在鞍部最後休息

15:50 2600M處C7。紮營。有殘破的淡江山社路條。即便闊闊斯山就在不遠處了,不過這裡是不錯的營地,不差這一小段,就決定明天一早再去闊闊斯山吧!

後記:仲廷看到東側溪谷感覺濕濕的樣子,欽鴻也附和他說可能有水喔,於是仲廷下切探水。結果下探了200M無所獲

Day8

闊闊斯北稜→ 闊闊斯山→ 賽珂山→ 賽珂池→ 南雙頭山→ 南雙池

天氣:晴,很曬 / 人員狀況:賽珂池後微累

6:33 出發

6:40 闊闊斯山頂,寬闊可紮營,不輸昨天的平坦營地。4G訊號

三角點旁的沈思者
闊闊斯山合影

這段走起來十分的舒服,沿稜上,林相優美,好像又見山豬。附近很多開闊地。

7:55 2760M平坦處休。振剛強制徵收仲廷的檸檬紅茶粉,說水還剩很多可以消耗一些。 大家野心勃勃地討論要推到雲峰附近紮營。休至8:22

8:49 2900M 休至8:56

9:18 賽珂山,無基點,甚至懶得多走幾步上到頂點。休至9:42

經過一乾池,中間有公鹿屍體,角還在,可惜實在太臭了不敢拿。可展望玉山群峰

好想要角…

10:06 賽珂池之1。水質混濁,往北還有兩池

只有最後一個池水質較佳!

賽珂休至10:53

11:00 欽鴻停下來處理割傷 停至11:12

11:35 3050M緩地,太陽太大了,大家紛紛撐起傘

11:45 3090M 展望佳,可見玉山群峰 南二段 馬利加南 丹大

12:05 回望賽珂山

振剛身後就是來時路,賽珂山

12:12 可以看到世新谷,塔芬東稜

12:27 南雙谷旁稜線午餐 至12:45

13:17 轉稜處,看到遠處雲峰,還真的蠻遠的。太曬了,只能苟延殘喘地走著

上南雙頭山之前還有兩座南雙頭的兄弟要翻過,南雙之三 – 南雙之二 – 南雙頭

本來以為南二段傳統路近在眼前,這段應該輕鬆愜意,沒想到上上下下又曝曬,也是一番折騰

東鞍前下切,很陡
14:40 鞍部,準備上南雙頭山。

15:03 南雙頭山

從這裡看關山超尖的

15:23 出發往南雙池,傳統路的康莊大道。不久就看見小小的南雙池

15:47 抵達南雙池C8。水很少,探水戰士準備出發了!

連日無雨,近乎乾枯的南雙池

南雙池西南方下切50m在樹林裡的溪溝就有水源了,就是往雲峰方向的路徑的左手邊。

於是今晚有滿滿的水,只是附近都沒有手機訊號,取水的路上也沒有。

以為晚上會很冷,結果不會。滿天星斗,還看到流星。
晚上以為有動物走來走去要偷吃我的食物,原來是仲廷出來拍銀河。

Day9

南雙池→雲峰三岔路口→ 雲峰→ 雲玉鞍部前營地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普通

今天預計前往雲玉鞍部,預期路況較差,且根據預報午後可能有雨,所以決定摸早黑(拔營然後收好東西後還是天亮了…)

5:52 出發

6:50 雲峰下三叉

休至 7:36

9:18 雲峰,領隊murmur前方有什麼地形等著我們呢

9:58 離開雲峰,從雲峰之後似乎手機訊號都很好

隨後開始鑽樹林,樹枝茂密,注意卡背包或絆腳

一下切不久有一平坦地,在航跡上我們將他表示為2T

遇ㄧ有植被的瘦稜

我們由此下去後,先繞至稜左再接上稜線
稜左很陡。繼續沿樹林下切,稍微往右
之後一路陡向下進入箭竹之中

11:03 3400M

11:30 3300M後開始變好走

11:40 休至 12:00
遇溪溝,下去很深且枯木多,改沿西南方稜線下比較容易

12:35 3160M 休
欽鴻跟建穎時而會在前方把阻路的樹枝砍掉
突然我後方的穩立大叫:欸這邊最近有人走過耶! 有很新的坎痕!!
痾…那是你隊友剛剛砍的啦XD

13:18 3070M,松針地休,振剛爬到一顆很好躺的樹上休息
隊友: 這棵根本是山大王,小心它動起來
振剛: 那就太好了,它直接帶我去雲玉鞍部
隊友: 結果發現它是要往雲峰的 XDD

叉稜

3040M 往北腰繞接回稜線

遇斷頭稜,繞掉

14:12 2950M

14:25 下切至2930M 大夥四處找好下的路未果,本來準備要在2950M處開繩,後來振剛及時找到一條下切的路,植披很茂密不好找 14:38

之後路變得好走,稜趨緩
14:43 2900M營地,有像水漾森林的感覺,

回頭看雲峰,完全是一道聳立的大牆。逆走的人看到前方目標會吐血嗎?

經過一片枯木林

14:52 泥水池,附近平坦可紮營,貌似我們從雲峰眺望可以看見的那塊空地。

15:04 落差地形,抓芒草下,後遇一棵大鐵杉

路上看到大片樹脂,刮下一些帶去營地當火種

15:12 章魚大樹,從此一路緩下至2720M

15:22 2780M空地

16:00 雲玉鞍部前營地 C9

再往下到雲玉鞍部那邊就沒有平坦地了,這裡算不上是很棒的營地,至少是我們此行最差的(其他天都太好了)
台大紀錄寫的8T*2不曉得在哪? 總不會是這裡吧,我會寫2T*2哈哈

雲玉公園第一排

Day10

雲玉鞍部前營地→玉穗山岔路→輕裝往返玉穗山→ 玉穗山岔路→ 多尾蘭山 → 拉庫音溪溪底

天氣:晴轉陰 / 人員狀況:普通

6:20 2780M空地C9出發

今天行程由原定在多尾蘭紮營,隔天去玉穗社後從荖濃溪沿著溪溯至梅山吊橋,改為下至拉庫音溪溪底
因為預報預測隔天會下雨,荖濃溪集水區較大,比較沒有把握。
這樣一更改,本來可以順路探訪的玉穗社,變成要下切數百公尺,再爬回來。雖然我是真的很想去,但第十天了,大家多多少少力氣不足,想到要翻來翻去,還是擇日再從荖濃溪進來好了

6:30 雲玉鞍部

6:50 休。建穎回頭找尋遺失的腰包,其餘人在原地展望向陽北至關山嶺山的稜線
7:30 出發

7:53 2760M

8:02 2800M平台,有六根鹿角 8:15

上爬遼闊的草坡,風景真的很好,是我這次最喜歡的路段之一。有一隻大老鷹在我們頭上盤旋,飛得好近。

刻意左切右繞尋找鹿角,但都沒有,還累到自己。走在前面的仲廷撿到好多,每撿到一支,他就把手上原本沒那麼好的鹿角淘汰。

進樹林

9:00 雲玉叉路,不避風

9:12 輕裝往玉穗山,沿途有路條

9:33 玉穗山頂。基點。只有一牌子寫『玉德山』,跟一個已經褪色到無法辨識的牌子。
周遭有很多台灣馬醉木! 漂亮但其實它全株有毒。

玉穗山合影

10:05 回三叉路口休息

10:20 出發下切多尾蘭,延樹林左側草坡

之後漸漸轉為半身高箭竹,仍有路跡

10:46 轉為松針

11:00 2660M 取左稜進林,路趨緩,沿途巨木一棵接一棵毫無冷場

11:29 2550M 開闊地
12:10 玉多神木群午餐,在神木包圍下吸收日月精華。

13:16 多尾蘭前鞍部,我跟仲廷、欽鴻、振剛前往多尾蘭山頂,其他人因擔心到營地會太晚,就腰繞了,我們表示一定會速速與他們會合

往多尾蘭的路很好走啦,到這邊已經沒剩下多少落差了

多尾蘭山合影

13:42 與前隊會合

13:49 2240M 右側展望極佳,看得到南橫在對面與我們等高的地方,也看到明天要走的稜線,要爬升不少!

14:01 2020M
多尾蘭下溪底的路段非常陡,膝蓋哀號。當中包含幾段拉繩。而且因為都是闊葉,很滑,很鬆軟,不好煞車,容易踢落石,隊伍行進要盡量避開隊友的法線方向!

最後一段下溪底有大的落差,有一處可以抓著藤蔓,而變得好下。然而除了這邊,其他地方都是沒辦法下去的

15:35 拉庫音溪底登山口C10
在礫石上面整理出營地

Day11

拉庫音溪溪底 →天池溪底上切點 →南橫24k

天氣:晴 / 人員狀況:暴衝

6:15 拉庫音溪底登山口C10出發

沿著拉庫音溪左右岸切來切去度過。水況最深到膝蓋以上,有換溯溪鞋很好過,經過一些山壁的時候還正在落石中,應注意不要靠山壁太近。

路上看到山羊飛簷走壁,還有水鹿家族,因為怕手機進水沒有拿出來拍照

7:47 天池溪底上切處

8:37 發現東側接上來有路條,剛剛應是繞了一段沒那麼好上切的路了

8:43 石板屋遺址

8:57 1500M

10:59 從南橫24k公路旁邊冒出來。兩個多小時爬升了900m,是寶來小吃部給予的動力!結果等了一個多小時才上菜,嗚嗚

最後不忘去原本預計出來的梅山吊橋看看,下次再走別的路線拜訪玉穗社,拉荷阿雷你真不是蓋的,躲到一個有夠深的地方!

後記,關於這條路線,讓我讀了很受打動的一段史實:
拉荷·阿雷是大分部落頭目,日本當局眼中的「最後歸順蕃」。他頑強的抗日行動持續了18年之久,一路遷徙到玉穗社作為最後的抗日基地。最後歸順日本時,他還說道:我不是歸順,我是跟日人和解。

Sign up to discover human stories that deepen y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.

Free

Distraction-free reading. No ads.

Organize your knowledge with lists and highlights.

Tell your story. Find your audience.

Membership

Read member-only stories

Support writers you read most

Earn money for your writing

Listen to audio narrations

Read offline with the Medium app

Responses (1)

Write a response

你好👋最近在規劃這條路線,想請問方便跟你們索取航跡檔嗎~